(1)更换原则
①气门杆磨损未超过极限,但配合间隙过大,应更换导管。
②气门导管外圆磨损,配合松动,应更换导管。
③气门杆磨损量超过极限应更换气门,同时应对导管进行修配。
④新导管的选择,要求导管的内径与气门杆尺寸相适应,其外径与导管座孔的配合应有一定的过盈量。过盈量一般为0. 025~0.075mm,各机型均有具体规定。
(2)导管的更换步骤
①冲出旧导管。更换导管时,选用与导管内径合适的铳子,把铳子的一端装于导管内,用压床压出,或用手锤冲出旧导管,如图4-32所示。
②清洗导管及座孔。
③压入新导管。
a. 压入前,应在导管外壁涂一层机油,锥面朝上(气门头一端)。正直地放在导管座孔上,压人或冲人。冲出旧导管或压人新导管时,不能使铳子摆动,避免损坏导管。

b.压入后,应测量导管上端与缸体(盖)平面的距离,一般为22~24.5mm,如图4-33所示,简单的办法就是与拆细前的号管上嘴与红体(面)平面的距离一致,因此在新因男管时应注意这一点。 如是倒立式气门,也可测量气门脚.端的导管至缸盖平面的距离。因为时导情装将你度过深成过没都不好。装得过深会增加进择气阳力。同时气门升起时气门粥黄成竹额奖就容易镜到守管下响。当运转时,此处往往易发出种类似于气门问期过大的最出声。严重时常导致零件早期损坏,装得过没会影响气门和导管的散热效果。过深或过浅都会使气门降不到最低位置,造成气门漏气。
c. 导管更换后,若导管与气门杆间隙过小,可用气门导管铰刀铰削导管内孔(气门导管铰刀如图4-34所示)。
铰削时,应根据气门杆直径大小选择和调整好铰刀,吃刀量不能过大,铰刀要保持平正,边铰削边试配,直至达到合适的配合间隙。在没有气门铰刀的情况下,也可在气门杆上涂细气门砂,插人导管进行研磨,直至符合要求。
(3)气门杆的修理在更换导管的同时, 还应修理气门杆。
①镀铬或镀铁加粗到修理尺寸;
②当气门杆直径已减小到使用极限,则应更换气门;
③当气门杆磨损量超过0. 075mm,而又无修理条件时,应更换气门。
在修理中,有时采用更换气门并同时更换气门导管的方法来恢复规定的配合间隙。配合好的气门与导管,应在气门头上做出记号,以免错乱。